国产精品自在线-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剧情-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婷婷六月

陳林森

個人簡介:
陳林森,蘇州大學研究員、博導,“國家2011計劃”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微納柔性制造專業中心主任。蘇州蘇大維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數碼激光成像顯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333工程”首席科學家。

近10年來,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攻關)計劃、國家863計劃、國際科技合作、江蘇省重大成果轉化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攻克了位相空間微納光場調控、3D導航飛行曝光、納米成像與連續變頻納米光刻和卷對卷納米壓印技術等重大難題并填補行業空白,例如研制的“微納圖形高速率直寫光刻系統”在以色列、日本和我國高等院所應用;在功能薄膜設計方面,做出了開拓性工作,發明了納米光變色、3D光學放大、超薄導光和金屬微網格透明導電等高性能薄膜,在包括Microsoft等國際著名品牌產品(Surface Pro4)上應用。100余篇論文,100余篇發明專利,其中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3項。

目前,承擔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召集人)、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制專項(首席專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兼任國家微納加工與制造產業技術創新試點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信息處理專委會主任、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江蘇省政協委員。


演講摘要:蘇大維格攻克了“微納柔性制造工藝裝備”關鍵難題,取得國內外矚目的重大成果,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第一,前瞻性高端微納直寫裝備取得突破。發明了“四獨立變量納米快速光刻”、“大幅面微納混合直寫”等新技術和裝備,成為我國不多見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并在國內外應用的科學設備,形成了系列化的知識產權。第二,圍繞產業鏈的運行機制創新取得進展。面對國際國內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協同產業和高校,共同推進基于納米壓印技術的大尺寸電容觸控屏、平板顯示(超薄導光板)的創新,納米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形成上下游創新鏈,原創性產品在國際著名品牌成功應用。第三,“十三五”期間,蘇大維格將瞄準產業前瞻需求,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薄膜透鏡、新穎材料和功能材料、高端微納3D打印裝備等領域,布局共性技術,形成平臺性需求,來牽引產業向高端創新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微納功能器件、材料和裝備的研發制造企業,在多個方面引領行業的創新發展。


演講題目:先進微納光學技術與柔性制造

李延民

個人簡介:
負責新型激光器的應用開發和測試,新材料加工工藝的開發和測試,客戶項目的可行性驗證。通過成功開發新應用和驗證可行性,幫助客戶贏得項目,拓展IPG光纖激光器的應用范圍和市場占有率。

李延民2001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獲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隨后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加入通用電氣(中國)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主任研究員,負責激光材料加工方面的研發項目。2013年加入阿帕奇(北京)光纖激光技術有限公司任應用部經理。在激光材料加工方面有十多年的研究經驗,特別是激光焊接、激光熔覆和3D打印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演講摘要:IPG光纖激光器在微加工中的應用
IPG光纖激光器在材料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光纖激光技術的不斷發展,IPG光纖激光器在材料微加工中也逐漸拓展應用,其中QCW-150,GLP系列激光器在陶瓷、藍寶石、聚合物和金屬材料微加工中所取得的良好應用效果和突出的性價比優勢使之成為工業應用的最佳選擇之一。


演講題目:IPG光纖激光微加工技術最新進展

肖旭輝

個人簡介:

肖旭輝,出生:1982年10月,畢業院校:2004年畢業于鄭州鐵路技術學院

2007年開始參與固體紫外激光器的研發,2013年3月與崔曉敏、王瑤兩位股東聯合創立蘇州英谷激光有限公司,現任公司總經理。


演講摘要:1、355nm紫外激光器的原理特點
2、紫外激光應用于微加工領域的優勢
3、紫外激光近年在中國工業市場的發展趨勢
4、紫外激光在微加工行業的應用案例分享


演講題目:355nm紫外激光在微加工領域的應用

陶湧謀

個人簡介:

陶湧謀是東莞市盛雄激光設備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 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畢業 13年激光設備制造行業從業經驗,全程參與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定位,技術研發和工藝應用開發推廣工作,具有良好的市場趨勢洞察能力,2011成功帶領盛雄激光公司從單一激光打標機制造商迅速轉型為中國超快皮秒飛秒激光微細加工系統行業的技術先驅者,資深的行業工藝應用和整機制造設計經驗,熟知激光在消費類電子行業的各種精密微細切割 鉆孔 劃片 刻線 蝕刻工藝制程應用和解決方案!


演講題目:皮秒飛秒激光搭配振鏡式和聚焦頭式微細加工技術方案原理以及在微電子行業高硬度脆性材料上的應用案例解析

張偉

個人簡介:

張偉,上海市激光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上海市激光束精細加工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5.8)。1984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感光化學專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職碩士研究生。上海市激光學會精細加工專委會主任。長期從事激光全息、激光束光刻、微復制轉移技術與工藝研究, 先后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和上科院科技成果獎。期間參加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予刻槽/予格式光盤母盤激光雙光束刻錄系統"; 市青年科技基金項目"菲涅爾微透鏡列陣"; 上海市科技結合產業重點攻關項目"DF300單反相機取景成像屏"; 上科院基金項目"蠅眼/蛾眼微透鏡列陣研制";"RR反射器電鑄模芯", "數字化全息技術", "無油墨印刷包裝材料激光制版系統"等項目研究。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大幅面數碼全息光刻系統"、"IC探針卡激光列陣微孔成型"、"激光微切割微焊接精細加工工藝開發和應用”等上海市應用技術開發專項和上海市研發基地產學研協作能力建設項目。圍繞"創新"、"創收"目標, 聚焦"激光精細加工、先進激光應用", 開展應用基礎性、關鍵性與共性技術研發, 促進激光微細加工工程化配套, 推動我國激光產業的科技進步, 支撐新興產業的發展


演講題目:激光在電子行業的加工

狄建科

個人簡介:

蘇州德龍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工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機理研究,從事超快超強激光應用、微/納制造與測試技術、仿生制造和生物醫學光子學研究,參與發表文章和撰寫專利近20篇。


演講摘要:闡述針對工業界新型的盲孔、通孔的工藝技術開發需求,應用一定的光學系統搭配短脈沖激光器,實現微納米的孔的工藝方法,以滿足汽車、航空航天、電子加工以及模具產業的工程化應用。


演講題目:激光微納制孔的工藝開發應用研究

趙全忠

個人簡介:

趙全忠,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997年、2000年于西北工業大學分別獲學士、碩士學位,2003年于中國科學院獲博士學位。2005-2009年,受德國洪堡基金和馬普基金資助在德國馬普學會光學所開展研究工作。長期從事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激光先進制造、光子學材料與器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報告百余篇次,編著兩部英文書籍章節。近年來致力于開拓激光精密微細加工技術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方面的研究。


演講摘要:超短脈沖寬度、超高峰值功率、超快反應時間賦予了超短脈沖激光非熱、非線性、超精密的材料加工能力。通過直寫、干涉及自主裝,超短脈沖激光可以在材料表面及內部制備或誘導微納結構。這些物理、化學及機械性能經過調制的微納結構為材料帶來了全新的性能,為新結構的制備及新器件的構筑帶來了可能。本報告主要介紹超短脈沖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機理、創新的加工工藝以及超短脈沖激光微納制造在微電子等領域的應用。


演講題目:超短脈沖激光微納制造:機理、工藝、應用

符永宏

個人簡介:

個人簡介:符永宏,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光學工程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激光應用技術、摩擦學、高端裝備、發動機、模具、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近幾年,分別主持承擔和完成的科研項目有: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市科技攻關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以及兵工和各類企業合作項目等30余項。共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2015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5年江蘇省優秀專利獎、2015年江蘇省發展研究獎、2008年分別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項。2008年評為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2009年列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國家激光工程中心從事激光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


演講摘要:1、介紹激光微織構技術發展廣泛而重要的工程應用背景;2、三大共性技術的核心思想及其解決方案;3、在機械行業幾個典型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及其效果。


演講題目:激光微織構技術及其在機械行業中的應用

李海剛

個人簡介:

2009 年7月—2011年9月,天津榮程集團技術中心,擔任材料研發工程師;

2011 年10月至今,歐波同有限公司,擔任電鏡技術工程師;

物理測試期刊發表論文兩篇、金屬制品期刊發表論文兩篇;


演講摘要:主要介紹分析微納米結構的重要工具之一顯微鏡,發展最新技術;顯微鏡 分為臺式掃描電鏡、鎢燈絲掃描電鏡、場發射掃描電鏡、光學顯微鏡;為科研 人員分析微納米結構提供分析手段。


演講題目:歐波同微納米結構顯微分析系統解決方案